产品目录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影响药物溶出的因素

影响药物溶出的因素

发布日期: 2019-09-25
浏览人气: 4685

溶出是药物转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药物溶解和吸收的速率和程度取决于药物活性成分的性质和制剂的性质; 机体的生理学环境也会影响药物的溶出和吸收。

1药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药物活性成分的溶解度、表面积、pKa 与晶型等都会影响药物的溶出。药物不同晶形/型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等性质可以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可以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表现出临床疗效的差异。

多晶形/型固体药物表面自由能的大小是影响其溶出度的因素之一。

虽然处于亚稳态药物的非极性表面自由能与稳态晶体基本相同,但其极性表面自由能较大,因而总的单位表面自由能较大,故更易被水湿润; 当固体制剂崩解形成混悬液时,由于亚稳态粒子表面易水化,较厚的水化膜的反絮凝作用优于稳态粒子,因此处于亚稳态结构的药物更易分散,从而提高了药物的溶出度。

例如难溶于水的皮质类激素醋酸泼尼松和泼尼松等均存在多晶型现象,亚稳态晶型的醋酸泼尼松和泼尼松片剂较其稳态晶形的片剂的溶出速率明显提高。

目前,对难溶性口服活性成分( API) ,通过制剂过程,如通过热熔挤出( melt extrusion) 技术,使其形成高能态的无定形结构增加其溶解度和溶解速率,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药物研发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2制剂因素

制剂对溶出的影响主要与处方( 辅料、表面活性剂等) 、工艺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不同晶型的利福平片剂的溶出度虽然可略有不同,但由于处方、工艺不同导致崩解时限不同的片剂的溶出度具有明显差异,提示制剂过程是影响药物溶出度的关键因素。

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制剂因素对药物溶出行为的影响。

DavidWilson 等为更好地了解速释片崩解和溶出的关系,使用动态光学粒子成像技术和群体平衡建模法( population balance modelling approach) ,对处方相同但由不同压力压片得到的两种速释片剂在溶出过程中产生的粒子数量和大小进行了监测,将其溶出与崩解相关联发现,由不同压力生产的片剂在溶出中产生的粒子大小不同,粒子进入溶出介质的速率也不同,使得片剂的溶出行为不同。

溶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水合作用、侵蚀、初级片剂崩解、分解以及药物的溶出等多个步骤。

动态激光衍射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药物凝集程度对溶出率的影响;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口服制剂溶出过程中粒子产生的速率;

此外,红外成像技术可以用来分析药物制剂本身的均匀性,并可以较好的与药物溶出实验中的变异相关联。

分享到:
海益达药检仪器厂家
版权所有©2018 海益达药检仪器厂家 备案号:津ICP备19002922号-2
  •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扫一扫访问手机站
访问手机站